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8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702篇
综合类   860篇
水路运输   566篇
铁路运输   538篇
综合运输   6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Work zones exist widely on urban arterials in the cities that are undergoing road construction or maintenance. However, the existing studies on arterial work zones are very limited, especially on the work zones at urban intersections, although they have a sever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urban traffic system.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study focuses on how work zones reduce intersection capacity. A type of widely observed work zone, the straddling work zone that straddles on a road segment and an intersection, is studied.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a multiplicative model suggested by Highway Capacity Manual are proposed respectively to determine the saturation flow rate of the signal intersection with the straddling work zone. The data of 22 straddling work zones are collected and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models. The results display that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outperforms the multiplicative model suggested by Highway Capacity Manual. The study also reveals that reducing approach (or exit) lanes and the mixture of motor vehicles and non‐motor vehicles (and pedestrians)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capacity of the intersection with straddling work zone. Therefore, in setting a straddling work zone, workers should try to ensure that the intersection approach and exit are unobstructed and set a separation for non‐motors and pedestrians to avoid mixed traffic flow.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2.
为推动绿色公路货运站(场)的发展,在理解绿色公路货运站(场)内涵的基础上,从节地与环境影响、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场站设施环境和运营管理6个方面选取27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绿色公路货运站(场)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不同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结果表明:选取的27个评价指标基础数据容易获得、量化方法简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研究成果可以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指导绿色公路货运站(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索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资源化利用方向,以北京市首钢生物质生活垃圾发电厂分选后炉渣为研究对象,在对炉渣基本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将炉渣作为集料用于二灰稳定再生无机料,并测试了混合料的击实特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使其可以满足现行规范中对二灰料应用的技术要求,达到对炉渣和建筑垃圾的协同处置。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总成的手制动臂侧向力残余变形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手制动臂总成的非线性计算模型,考虑材料非线性和状态非线性因素,对侧向力工况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整体结构的残余变形、残余应力分布及接触应力分布。该工作对手制动臂总成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研究与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温度荷载是导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和扩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反射裂缝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掌握反射裂缝的扩展机理;通过从理论上对加筋沥青路面基层进行分析,并进行加筋沥青路面阻裂效果分析,从而指导工程实践.研究表明,采用加筋技术阻止反射裂缝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马学宁  梁波 《路基工程》2008,(1):117-119
采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对水泥土挤密桩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在整个加荷过程中单桩以及单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桩身应力及桩身位移),同时分析了桩端土模量和褥垫层厚度及其变形模量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7.
高周加载频率对混凝土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传统的疲劳线性和非线性累积律对疲劳损伤和疲劳寿命的预测,一般没有考虑加载频率对疲劳损伤和疲劳寿命的影响.笔者从量纲和谐的角度认为疲劳损伤和疲劳寿命的泛函应该包含加载频率,并对加载频率的影响函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8.
采用霍尔传感器的汽车电动车窗防夹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采用霍尔传感器的汽车防夹电动车窗系统。该系统利用霍尔信号个数判断车窗的位置,而用霍尔信号脉宽检测防夹力,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防夹功能,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999.
结合银川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工程,采用挤密碎石桩技术对软弱土地基进行综合处理.文中从挤密碎石桩的加固原理、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挤密碎石桩加固技术进行了阐述.后期地基沉降观测资料表明,所采用的"挤密碎石桩、砂砾垫层加土工织物"加固措施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对三种桩基承载力检测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工程实例出发,根据试验检测结果,分别应用规范法、静载试验法和高应变法拟合分析了三种方法确定桩基的承载力.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由于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未进行泥浆护壁而增加了桩及桩周土的摩阻力,使得静载试验法和高应变法检测确定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远大于根据规范法得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同时,由于高应变法拟合分析中所采用的土体参数无法用试验得到,而只是凭经验估计,加之其检测中加荷时间短等因素,使得最终得出的承载力值与静载试验法得出的承载力值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